北京金隅夺冠创历史!CBA老牌劲旅的荣耀征程

发布人:球迷网 信息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24直播网 人气:

北京金隅取得了胜利,3月30日,在2011-2012赛季CBA总决赛第五场比赛里,穿着“北京金隅”队服的北京男篮以124比121击败了卫冕冠军广东队,获得了代表中国篮球最高荣誉的总冠军奖杯,这是北京队第一次赢得CBA总冠军。

2005年2月,北京金隅集团获得了北京首钢男篮队的冠名资格,北京首钢男篮队随即正式更名为北京金隅男篮队。这支队伍的早期是中国篮球职业化进程之前的北京男子篮球队,它曾屡次在中国男篮联赛中夺冠,也在全国运动会上多次捧杯,是中国男篮联赛中一支资历深厚的强队。

2008年10月10日,北京金隅集团与首钢再次合作,为男、女篮球队提供冠名赞助,持续三个赛季,即2008至2011年。这延续了双方自2005年以来的紧密合作关系,是又一次深化合作的表现。以“贡献社会,惠及社群”为理念,北京金隅集团长久以来积极扶持北京市体育事业的进步,持续四年作为北京首钢男篮和女篮的冠名伙伴,为北京市篮球运动的繁荣打下了牢固根基。除了篮球项目,二零一零年,金隅集团又担当起北京男、女体操队的冠名资助方。

金隅集团在公益方面的巨额资金支持,与其企业的迅速扩张形成了良好的配合关系。金隅集团以水泥和预拌混凝土、新型建材生产、房地产经营、物业投资和运营管理作为主要业务环节,并且已经通过香港H股和上海A股完成了核心业务的公开上市。金隅股份的年度报告披露,2011年公司整体经营状况显著改善,各项财务数据均实现大幅度增长,营业收入具体为282.34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了23.87个百分点,利润总额为46.70亿元,同比增加18.68个百分点,净利润则达到35.93亿元,同比增长了20.14个百分点,期末公司总资产规模为769.13亿元,净资产余额为201.54亿元。北京到处都是金隅大厦的标识,还有金隅嘉业、金隅地产、金隅家居、金隅国际的招牌,这些名称十分普遍,充分展示了金隅的成长,也反映了金隅经历的转变。

北京金隅集团篮球俱乐部_北京金隅CBA总冠军_北京金隅cba

2011年,金隅股份取得了优异的经营成果,这得益于各个业务单元都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水泥行业关键规划有力推进,本年度水泥和熟料销售量达三千六百七十二万吨,较上一年增加百分之二十九点零六;预拌混凝土销量为七百四十一万立方米,利润空间扩大到百分之十点七,相较之前增长了五个百分点球迷网,区域市场的控制力与行业地位显著增强;住宅开发业务成果持续向好,全年累计交付面积共计八十三万五千六百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交付四十八万三千七百平方米,公租房交付三十五万一千九百平方米。全年合同签约总面积达97.32万平方米,商品房签约量达42.39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签约量达54.93万平方米。积极巩固北京、天津、杭州等核心城市的领先优势,同时有效开拓成都等新兴城市的市场网络,土地库面积累计突破六百万平方米,为公司的房地产项目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新型建材生产业务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年度主营业务营收达五十四点六亿元,较上一年度提升二十六点二九个百分点,其“生产基地集约化、产品品质高端化、产业体系规模化、市场营销一体化、运营管理精益化”的发展模式成效显著,工业园区重点工程顺利推进;物业管理业务借助行业契机与资源整合,规模效益明显增强,板块总收入为十四点四二亿元,同比增长十二点六零个百分点,毛利润达八点九四亿元,增幅为十九点零三个百分点,租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品牌影响力日益扩大。

北京金隅混凝土在混凝土领域,近两年已经基本占据了京津冀市场,同时迅速扩展了商品混凝土的生产和销售量,实现了数量上的大幅提升,并且显著增强了对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邯郸等核心城市终端市场的掌控程度。金隅集团2011年预拌混凝土的销量为741万立方米。北京金隅已不再仅仅是水泥生产商,它现已成为一家提供熟料、水泥以及商品混凝土的全面制造企业,这种转型方向代表了国内大型水泥行业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金隅水泥实现其发展蓝图的关键步骤。

在建筑物料及关联行业之外,金隅集团在“十一五”时段内,总共注入超过21亿元用于改进节能减污设施和培育绿色产业,并且收获了显著成果:企业制造的烟尘排放量、粉尘含量、二氧化硫释放量、化学需氧量等核心环保数据,在同类公司中一直处于领先位置;公司所属工厂每单位货币产出的综合能源消耗、水资源使用量,分别比“十五”末期降低了28.79%和58.94%;经省级机构认证的,金隅集团是资源循环利用性质的企业将近30家,每年处理电石渣、粉煤灰、脱硫石膏、矿场废弃石块等种类繁多的污染物,总量超过1500万吨。

北京金隅集团赞助的北京金隅队赢得了北京队有史以来的首个CBA总冠军,这对提高“金隅”品牌在水泥和混凝土领域的影响力及声誉有着决定性作用。此外,这也从更深层面展现了金隅集团“诚信、担当、敬重”的核心理念,在持续不断地参与社会公益项目时,也为公司塑造了正面的慈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