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者寒冰表示,中超联赛已经再度进入休赛阶段,当前联赛的领头羊和降级队伍之间的竞争状态依然非常接近。毫无疑问的是,在五名外援政策的影响下,哪个队伍能够最充分地利用外援的人数优势以及个人能力,哪个队伍就能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尽管中超16队在赛季初都申报了五名外援的名额,但实际应用程度却差异极大,本篇统计截至中超第25轮。本赛季,因伤缺、停赛、状态下滑以及二次转会更换外援等不同因素,中超16队的外援使用状况差别显著。无论对于争冠队伍还是保级球队,外援的配置和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各队的最终表现。
这明确表示,当前中超联赛中,无论是冠军角逐、亚赛资格争取,还是联赛保级,外籍球员始终扮演着关键角色。现阶段中超联赛里,参与冠军争夺、中游竞争和保级降班的球队,其外援球员水平之间的差距已经显著减小。如何使外援人员配备达到最充分,并且将外援表现调整到最出色,甚至能在二次转会期间通过更换外援精确弥补队伍不足之处,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队在相应联赛等级中能否获得最理想的最终名次。

到中超第25轮结束,五名外援首发登场一共只有105回,仅占25轮联赛全部396个首发阵容的26.5%。五名外援首发次数最多的是河南队,他们一共首发了14场。天津津门虎、山东泰山、武汉三镇、上海海港、青岛西海岸的外援首发次数分别有12次、11次、11次、10次、10次。北京国安获得过冠军(6次),上海申花获得过冠军(3次),成都蓉城获得过冠军(1次),这三支球队与刚刚重新成为积分第一的上海海港相比,差距非常明显。
中超球队通常采用四名外援首发,这种配置比五名外援首发更为普遍,是中超外援首发人数中最常见的安排,25轮联赛中,四名外援首发一共出现了172次,占总出场次数的43.4%,三名外援首发有87次,两名外援首发出现了29次,没有外援首发的情况仅出现过三次。上海海港在全部25场比赛里,每场都派上至少4名外援参赛,河南队有24场,山东泰山有22场,青岛西海岸也有22场球迷网,天津津门虎21场,武汉三镇同样是21场,紧随其后。在争夺冠军的队伍中,成都蓉城、北京国安只用了17场,上海申花则用了14场,和上海海港相比,这些队伍的使用外援情况要少得多。浙江队在中超联赛中,选用四名外援首发的情况最为稀少,在前25轮比赛里,只有两场派上了全部四名外援登场,长春亚泰则仅11次派上四名外援首发,位居倒数第二。

外援首发人数,往往和中超多数球队的战绩好坏直接挂钩。在前25轮比赛中,有16支中超球队在首发安排了4名外援,他们取得了111场胜利,这占了这些球队全部胜利的74.5%。在这16支球队中,上海海港(16场获胜)、河南队(8场获胜)、青岛西海岸(7场获胜)以及梅州客家(4场获胜)这四支球队,他们的所有胜利都是在首发阵容中至少有4名外援的情况下取得的。五名外援首发次数最多的队伍是天津津门虎,一共出场了七次,上海海港有六次,山东泰山同样是六次,河南队则是五次,这四支队伍紧挨着排在后面。不过,在那些五名外援首发次数不少于五次的队伍里,上海海港的获胜比例达到了百分之六十,是最高的,天津津门虎的胜率是百分之五十八点三,山东泰山的胜率则是百分之五十四点五,这两支队伍分别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浙江队和青岛海牛这两支队伍,都派出了五名外援首发,但至今未曾赢过一场比赛,浙江队战平一场,青岛海牛则平了两场,输了一场
前25轮,使用四名或更多外援出战的队伍获胜比例达到39.8%,相对而言,只派三名或更少外援上场的119套阵型中,仅赢得38场,赢球比例降至31.9%。两外援先发的赛事,在中超上下两个区段的球队间,赢球数和赢球比例差别显著。上半区八支队伍有两名外援首发共进行了十八场比赛,获得了七次胜利;下半区有两名外援首发参与十一场比赛仅赢得一场胜利,这种显著不同与上下半区球队外援和本土球员能力的高低相对应。在前二十五轮中超联赛中,没有外援首发的三场比赛,总计两场平局一场失利没有取得胜利。

本赛季中超联赛中,争冠队伍间外援实力差距逐渐缩小,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胜负关键不再取决于超级外援的个人表现,而是看哪支队伍能更持久地维持五外援阵容,并且外援状态保持更稳定。当然,二次转会期间外援的更换情况也至关重要。在五外援阵容的稳定性方面,上海海港排在首位。十场比赛五名外援先发,十五场比赛四名外援先发,前二十五轮比赛外援先发人数始终不低于四人。虽然上海海港二次转会取消了古斯塔沃的注册,但武磊前队友梅伦多的到来,足以弥补外援的数量和质量。
上海海港的外援整体实力相较去年有所减弱,尤其体现在中场进攻的活力上,但三线外援出勤率保持稳定,有效缓解了外援个人能力和状态下滑可能引发的负面影响。梅伦多的到来为莱昂纳多提供了有力支持,使其下半程表现显著提升。自7月底以来,他在8场比赛中攻入8球并有2次助攻,帮助海港取得5胜2平1负的强势战绩。参照之下,主要对手申花与国安正好遭遇外援严重受伤,双方实力对比出现变化,导致中超联赛冠军争夺的关键阶段发展路线也跟着调整。

上海海港本是最有力的竞争对手,上海申花却因外援状态不佳而受影响。阿马杜在赛季初遭遇膝盖十字韧带重伤,休战了三个月有余,直到八月上旬才得以归队。归队后,他在十四场比赛中贡献了八个进球和七次助攻,场均参与进球数达到一个。紧接着,米内罗在遭遇严重伤病后,整个下半程都无法上场。二转加盟的阿苏埃起初屡有斩获,但后来连续7场未能破门,那段时间申花仅获1场胜利,4次平局和2次失利,积7分,彻底失去了争夺冠军的优势,锋线又添新伤员安德烈·路易斯,他停赛6周,最早也要到10月底才能回归,这更加剧了申花夺冠的困境。

北京国安同样遭遇困境,核心后卫斯帕吉奇遭遇十字韧带的严重损伤,导致这支获得过半程冠军的队伍,在联赛后半段饱受后防线的折磨。此外,防线上的另一位外籍球员恩加德乌也长期缺阵,连续错过了七场比赛,其表现和可靠性远逊于海港与蓉城的外援后卫搭档。
北京国安在前场外援方面,表现不如成都蓉城和上海海港,差距明显,达万、古加以及归化球员塞尔吉尼奥均未达到预期水准。法比奥虽然进球较多,但球队仍然缺少其他能担当大任的攻击球员。在争夺冠军的四支队伍中,国安的五名外援受伤病和状态影响最为严重,最终成为争冠集团中率先被甩下的队伍。
对于中超冠军争夺者来说,外援阵容的稳定程度是最关键的竞争优势。海港和蓉城在这方面表现更佳,他们能持续保证至少四名外援首发上场。相比之下,申花和国安则受到伤病和状态波动的影响,尤其是二次转会期间的外援更换不够精准,进一步削弱了他们的竞争力。中超联赛的最终冠军归属,很可能还是要看外援配置的优劣。

在5外援政策运用上,中超中下游队伍,尤其是那些为保级而战的球队,对外籍球员的倚重程度更为显著。在前25轮联赛中,关于使用4名或5名外援首发的情况,河南队登场次数达24场,位列第二,青岛西海岸为23场,武汉三镇也有21场,同样处于领先位置。积分榜下游保级压力最大的四支队伍,外援首发次数普遍偏少——梅州客家出场最多仅19次,青岛海牛为17次,深圳新鹏城有15次,长春亚泰最少仅11次。长春亚泰还出现过四场比赛仅派上两名外援的情况,在下半区球队中最为突出,明显反映出外援的使用效率非常低下。
外援首发人数对下半区球队的影响有多大?以3名外援及以下首发场次为例,下半区8支球队共进行52场比赛,结果为8胜8平36负,输球比例高达69%,赢球比例低至15.4%。其中梅州客家(5次)、青岛西海岸(2次)、河南队(1次)合计8次出场仅收获1场平局,其余均为失利,胜率为零。而拥有四名或五名外援的球队首发登场次数,总计达到145场,其中获得38场胜利,39场平局,以及68场失利,败仗比例降低到不到49%,取胜概率提升至26.2%。
河南队在前25轮的8次获胜,青岛西海岸在同期有7次取胜,梅州客家则有4次胜利,这些胜利全部依靠至少4名外援组成的主力阵容取得。这表明外援球员在主力阵容中的比例,对保级队伍的战绩有着显著影响。长春亚泰在前25轮仅仅赢了4次,而他们击败梅州客家的两次比赛,也都是依靠至少4名外援首发才能实现。战胜深圳新鹏城尽管是三外援先发,不过拥有主场优势,而且对方有核心球员连续无法参赛的变故

球队保级,外援数量并非唯一考量,原有外援的健康状况、是否停赛、状态表现,同样至关重要,此外,二次转会期间对外援的更换调整,也是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河南队此前战绩不佳,前教练南基一选人失当应负主要责任,他对卡多索支持不足,与阿奇姆彭合作也不好,直接造成球队实力发挥不全,拉莫斯接手后调整阵型为4231,阿奇姆彭和卡多索身后由纳萨里奥负责辅助。河南队是二次转会期间少数没有更换外援的保级队伍,但最近六场比赛取得四胜一平一负的战绩,总共拿下十三分,第25轮客场挑战武汉三镇时,三名外援打入了全部五个进球,新任主帅拉莫斯治下外援们的表现全面进步,使一度身处降级区间的河南队得以提前脱离危险,阿奇姆彭在最近的十三场比赛中攻入十一球并送出三记助攻,而此前十二场比赛他仅取得两球和一次助攻,卡多索与纳萨里奥的状态同样显著提升,并且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段内。
新援在不同球队的表现不尽相同。青岛海牛队的喀麦隆高大前锋兰克尔泽在最近五场比赛中攻入四球并有两记助攻,他还激发了席尔瓦和奥古斯托的得分能力。卡米洛在八月份连续三场比赛都有进球贡献,这对长春亚泰主场对阵保级队伍梅州客家和深圳新鹏城能否获得关键性的六分可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深圳的韦斯利显得有些势单力薄,然而他依然打出了进球数达到9个的优异发挥,不过其他外援队友的支持却相当微薄,这一数据竟然几乎囊括了全队三分之一的得分。
对于中超的保级队伍来说,他们总是竭力让五名外援名额都用满,然后通过调整战术来激发外援的潜能,并且更换那些起关键作用的外援,这种做法完全就是把保级希望寄托在外援身上,这就是中超保级队伍的生存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