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关注就太迟了——英格兰超级联赛在夏天投入巨大,资金如黑洞般消失,30亿欧元投入进去,其他四个联赛的总和仅够其一小部分,这种差距让球迷在深夜看着手机,都替其他俱乐部感到心疼。
英超到底怎么做到的?
并非个别机构一时冲动,而是二十个组织仿佛事先商议过般同步行动。
曼城加强了后卫线的投入,切尔西则集中资源购买攻击手,就连新升入联赛的队伍也敢于花费四千万欧元引进一名年仅二十岁的年轻球员,原因很简单,转播收入持续增长球迷网,如果俱乐部账上有大量资金却不去投资,反而会被股东指责缺乏进取心。
这笔钱并非空谈,根据德勤的近期分析,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在接下来三年里,最低限度也能获得110亿英镑的转播收益,消耗30亿欧元则相当于从活期账户中提取小额现金。
相比之下,意甲艰难重新迈入百亿欧元门槛,其中半数资金源自尤文图斯出售球员的收入,随后又被俱乐部重新投入市场。
德甲的财务状况更加窘迫,官方数据显示资产有5.9亿欧元,通过出售球员获得了超过7亿欧元,最终净支出竟然呈现亏损状态。
球迷戏称:拜仁用两千万元购入球员便引发网络热议,多特出售贝林厄姆所得资金足以建立另一条完整的青年培养体系。
西甲5.2亿欧元收入中,巴萨拿走了绝大部分,但这笔钱基本上是依靠借贷资金来填补开支,球迷们表面上欢呼雀跃,内心却充满担忧。
法国足球甲级联赛目前主要依靠巴黎圣日耳曼队维持局面,该队占据着联赛大部分收入,4.7亿欧元总收入中,他们一家就贡献了3.5亿,其余19支队伍合在一起,都感到资金压力巨大。
真正刺痛人的是细节。
英超买人不仅贵,还附带高得离谱的签字费和佣金。
一个中游队给新援开的周薪,放在意甲能让队长级别眼馋。


更加厉害的是,英超不仅球队管理层被整体收购,就连训练团队也一并买断,涵盖体能指导、战术策划师、信息研究员等所有职位,整个团队直接从外地转移过来,其预算方案之详尽,纸张数量堪比房地产广告彩页。
其他联赛只能干瞪眼看着自家培养的年轻好手被英超U23队伍用加倍薪资挖走,就算想留下也下不去了。
有人担心泡沫?
短期内看不到。
英超收益构成非常稳固,海外授权覆盖到非洲偏远地区都能收看,投资方看重这种庞大的观众基础。
别的赛事体系渴望借鉴,但国内观众数量有限,合作洽谈时总处于不利地位。
意甲欲重振雄风,必先确保看台爆满,然而翻新球场需耗费五年光阴方可获批;德甲渴望挥金如土,50+1规则却似无形的枷锁束缚手脚;西甲受限于薪资上限,巴黎以外的法甲球队连广告位都无人问津。
转会窗还剩48小时,英超估计还要再刷几笔。
球迷们不要只关注官方消息,也可以关注那些临时的租借情况——一些小俱乐部将新购入的球员短暂租回原俱乐部进行锻炼,这样既能完成账面操作,又能提升球员能力,这种操作方式比游戏里的转会系统还要复杂。
归根结底,这并非涉及哪家财力雄厚或哪家资金不足的问题,而是英超已经将球员交易演变成为一个自我循环的系统:资金流入,优秀运动员驻留,关注度提升,资金再次涌入。
其他联赛还在算净投入,英超已经在算ROI了。
等窗户合上,英格兰超级联赛的爱好者们能够放心观察主力阵容的调整变化,而其他联赛的看客们只能希望自家队伍不被抽干。
差距就是这么赤裸,连抱怨都显得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