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布“4节7人次”,我就明白今年CBA外援竞争比往年激烈得多——9月6号黄昏,各队把最终签约书交给篮协,上海、北京、广东、广厦、福建、辽宁六队的外援阵容全部揭晓,球迷圈立刻沸腾起来:究竟谁签约最划算?大家有何高见?
我刷完名单,脑子里蹦出两个字:错位。
上海队将古德温和洛夫顿合二为一,这清楚地表明了他们的策略:不畏惧对手实力强大,只是担忧其节奏缓慢。古德温在亚洲杯中凭借个人能力独得25分,回到CBA联赛后依然能稳定贡献场均25分和8个篮板。洛夫顿则能在32分钟内展现全面的攻防表现,两人一动一稳的组合,加上张镇麟的快速突破,常常在对方内线尚未调整到位时,就将球送入篮筐。目前仅存一个疑问在于上海队缺少一名能镇守篮下的大个子外援,倘若最终签约的球员确实是深圳队的前球员萨林杰,那么内线位置才算真正稳固。

北京队阵容配置更为简单,周琦与斯佩尔曼、杰曼三位高塔,配合两名射手,可以直接组成顶级五人组。杰曼的远投需要看运气,但斯佩尔曼能够拉开进攻空间,周琦则负责内线防守,陈盈骏和赵睿交替执行快攻反击,这样的组合无论打慢节奏还是快节奏比赛都具备优势。许利民在上个赛季因过度使用主力队员受到批评,今年球队板凳实力有所提升,关键在于教练是否敢于进行轮换,否则若再次获得亚军,球迷们恐怕会强烈不满。

广东这次变得谨慎了,迅速选中了三位球员:奎因、麦考尔、萨林杰。杜锋教练手中终于有了足够的筹码。奎因的打法让人联想到年轻的威姆斯,麦考尔能够场均贡献22分、5个篮板和5次助攻,并且擅长防守内线球员,萨林杰更是无需多言,是球队的老朋友。随着崔永熙和焦泊乔回归队,广东队立刻从仅能进入八强的位置上升到了争夺冠军的行列。不过目前最大的担忧是阵容的协调问题,因为这三个外援都需要球权,胡明轩和徐杰能否适应这种分配,还要看杜锋教练的“五上五下”战术是否依然有效。


豪宅实力强大,主力阵容保持不变,新添桑普森和塔克两位球员。桑普森在亚洲杯热身赛中表现出色,得到28分和14个篮板,完全凭借力量优势压制对手;塔克多年来在NBA漂泊,近期的篮下得分效率令人惊叹。孙铭徽、胡金秋、朱俊龙、赵岩昊加上外援,这支队伍的厚度比上一年更强,只要王博不再重复“第四节迷信单外突破”的错误,赢得冠军的梦想就能实现。
福建当地经济不宽裕时过春节,会邀请布里斯科——欧文的堂弟,他NBL场均能拿下28.4分。球队球迷不必在意这个数据,这名球员一个人就能承担起进攻任务,陈林坚、黄毅超专门负责三分球,内线的黎璋霖积极拼抢篮板,无论对手实力如何都能打得有来有回。其实福建队的目标并非争夺总冠军,主要目的是通过售票和培养年轻球员来达到锻炼队伍的目的。
辽宁队处境十分为难,莫兰德重新加盟,弗格却离队,球队用布朗和戴维森进行了交换,这两位都是身高1米83的小个子球迷网,JD-戴维森还获得了发展联盟的年度最佳球员称号,杨鸣显然下定决心要加快球队节奏,韩德君与李晓旭相继退役,导致内线高度大幅下降,只能依靠莫兰德和付豪进行强硬防守,布朗和戴维森都是速度型小个子球员,赵继伟终于不必独自承担组织任务,但篮板方面该如何应对?球迷们已经在讨论组里激烈争论,一部分人不满他们的身高,一部分人觉得价格过高,还有不少人怀念弗格在关键时刻的表现。我只说一句,辽宁想重回争冠行列,必须赌这一把,慢就是死。
观察六支队伍的表现,我意识到今年CBA外援市场只有一个核心思想:不论声望,优先弥补不足之处。上海着重提升迅捷性,北京着力增强垂直优势,广东着力于阵容厚度,广厦着力于攻防强度,福建着力于进攻锐度,辽宁着力于比赛韵律。哪个队伍补得精准,哪个就能在每节四人轮换的新规中获取优势。最终谁能夺冠,取决于教练是否敢于将外援视作组合部件,而非绝对核心。